今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活动主题是点亮精神火炬。
河南十大举措保障夏粮抢收大象新闻记者 蔺建伟记者刚刚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5月25日以来出现的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已经严重影响小麦正常成熟收获。充分利用文化广场、学校操场、空置厂房、各类场所的房前屋后、平整房顶等开展晾晒,指导农民在田间地头铺设防水布进行晾晒,尽可能挖掘晾晒空间。
出台七项措施,抢抓时机、组织抢收一是抢排田间积水。发挥中储粮、粮食系统、供销系统烘干设备大、能力强的优势,加大湿粮收购力度,及时开展烘干、仓储,对粮食烘干给予财政补贴。18个省级专家指导组下沉一线,开展抢收、抢种技术指导服务。部分地块出现籽粒萌动和穗发芽现象这次阴雨天气过程,导致一些地方麦田积水,小麦点片倒伏、发霉,全省部分地区出现籽粒萌动和穗发芽现象,是近1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烂场雨天气。五天后预计迎来全省抢收高峰据气象部门预测,5月30日降雨基本结束,预计6月1日基本具备农机下地作业条件,6月2日黄河以南进入集中收获期,6月4-7日可形成收获高峰,6月13日前除局部零星降雨外,全省主要麦区以多云和阴天为主,利于大面积机收作业,预计6月15日前后麦收基本结束。
规范粮食收购行为,应收尽收。对全省小麦种子田,优先组织抢收,优先烘干晾晒,确保秋播用种质量和数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不懈奋斗的进程。
马克思曾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有机体。当今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一方面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解决全球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根本保障与实现条件有着内在的层次及严密的逻辑关联,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必须以系统思维全面把握。一体指向了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的横向规划,侧重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问题,突出了现代化建设多领域的整体性。
党的领导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天下情怀与国际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拓宽了外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吸收借鉴人类以往所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集大成,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国际标准,更要解决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特殊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指导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进一步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道路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相对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逻辑,彰显了共谋合作共赢的现代化对外逻辑。作为价值主体,人民至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证。
一体的布局克服了单纯以物为中心的现代化,强调了现代化建设多个领域和丰富层次的全面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汇聚了发展优势。中国以历史主动积极回应世界大变局,坚持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明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共生利益、共享权利、共担责任,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中国选择借鉴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避开先行现代化国家所走过的弯路,同时结合本国国情,发挥自身的制度优势,创新现代化的道路。党的领导在本质要求中发挥着统摄的作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前进的方向。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五位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要素融入为有机系统,指向了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之间的协调问题,侧重解决的是现代化各领域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式现代化聚合了最大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架构起系统完善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聚起了坚强的领导力。本质要求是指要实现某一目标所要实现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条件。这就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逻辑指向,从现代化发展目标推动人的现代化,从现代化发展动力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激发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现代化发展结果推动人的关系的多维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经受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诸多挑战与考验,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摆在面前。◆五位一体内涵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搭建了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于一体的结构体系,其基本发展格局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基本发展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题与现实场域,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聚合起领导力、人民的创造伟力、治理优势等多重动力。党的宗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指向。
(作者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的是全面协调的现代化发展逻辑,追求的是全面发展、协调并举。
党的指导思想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与基本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聚合了人民的创造伟力。
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挑战严峻的时刻,越是需要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这就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升现代化建设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作为有机体,社会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必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极把握历史主动,不仅利用各类历史条件探寻现实可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更是始终坚持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着眼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整体上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
作为认识主体,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人民呈现出的需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和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显著优势,将法治体系、行政体制、基本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民生保障制度、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多种制度优势汇聚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源动力。
这为世界上其他寻求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系统回答与深刻揭示了为什么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样态与实践目标、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使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得到了科学指引与理论指南。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重要基础,深刻洞察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及弊病,不仅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三大规律,更是自觉将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建设的一般原则充分运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另一方面,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国际关系民主化等多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跟随还是创新,是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物质生产发展视为现代化重要基础的同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为实践主体,人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伟力。
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依托。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看指标数据,更要看是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看其最终目标是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
此时此刻我感到很荣幸,为自己能够生逢在一个伟大祖国感到骄傲,更为自己能够赶上一个伟大新时代感到自豪,是祖国托举我飞天。总台央视记者提问,我们知道继神七、神九、神十一之后您第四次出征太空,不知道作为出征次数最多的航天员,此刻您的心情和感受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航天员 景海鹏:首先要感谢媒体朋友们多年以来的关心、支持、鼓励和陪伴,我记得在七年前就有媒体朋友问我说,海鹏,你已经飞了三次了,下一次还飞不飞?我记得我当时这么说的,我说,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回先锋,再打一场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中国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评论留言